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切实抓好植保工作,对稳定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全省植保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突出抓好重大病虫害监测防控,着力推进农药减量控害,大力开展新技术试验示范,依法强化农药管理,推动农业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 主要目标:有效控制病虫草鼠和疫情危害,主要粮食作物重大病虫总体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确保重大病虫不大面积暴发成灾、重大植物疫情不恶性扩散蔓延。推广绿色生产方式,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30%以上,统防统治覆盖率达42%以上,化学农药使用量负增长。抓好农药管理工作,农药质量抽检合格率稳定在85%以上,不发生农药重大质量安全事故。 一、抓好重大病虫疫情防控,确保农业生产安全 1.强化病虫疫情监测。完善监测体系,加密监测网点,提升装备水平,加快新型测报工具应用,提高监测预警水平和能力。围绕主要农作物、主要病虫疫情,重点加强草地贪夜蛾、小麦条锈病、赤霉病、油菜菌核病、水稻“两迁害虫”等重大病虫疫情监测,准确掌握发生动态。及时组织专家会商分析研判,通过电视、广播、融媒体等多种渠道准确发布预报预警信息。 2.强化重大病虫防控。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组织实施防病治虫夺丰收行动,做到防疫情、抓生产两不误,实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坚持政府主导、属地负责、分类管理、科技支撑、绿色防控,压实防控责任。聚焦主要作物、重要区域、重大病虫、关键环节,突出抓好草地贪夜蛾、全力抓好小麦条锈病、赤霉病,水稻“两迁”害虫等暴发性、迁飞性、流行性病虫害防控。分作物制定防控工作预案和技术方案。落实防控资金,细化防控措施,提早做好应急防控物资储备。抓好技术指导,突出线上线下相结合,调研督导相结合,确保防控措施落实到田。 3.强化疫情综合治理。按“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要求,做好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稻水象甲、柑橘溃疡病、柑橘黄龙病等植物疫情的监测预警、区域阻截和防控处置工作,降低疫情风险。规范国外引种检疫审批,保障引种安全。提升服务规范化水平,推动产地检疫、调运检疫和国外引种检疫许可事项“一网办理”。组织开展南繁种子种苗繁育基地检疫联合执法检查和省内专项执法检查。 二、推进农药减量控害增效,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4.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实施绿色防控代替化学防治行动,积极开展绿色防控示范县创建。继续办好绿色防控示范区,重点示范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理化诱控、蜜蜂授粉等绿色增产技术和产品,辐射带动全省绿色防控覆盖面积达到3000万亩以上。大力推广应用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低毒农药替代高毒农药措施,推进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发展。开展绿色防控技术难点攻关,集成组装绿色防控技术模式,提升技术水平。 5.提升专业化统防统治。继续组织开展全国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百强县”创建活动,促进病虫害统防统治提档升级。利用农业生产救灾等项目资金,扩大政府购买统防统治服务补助范围,扶持发展壮大一批管理规范、装备精良、服务高效的专业化服务组织,提升服务能力。引导各类服务组织创新服务方式,推行全程承包防治和代防代治,推广使用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植保无人机等高效施药机械和先进施药技术,开展统防统治、联防联控。 6.加强科学用药指导。联合农药企业、新型经营主体等开展“百万农民科学安全用药培训”活动,着力提升科学安全用药水平。加强安全用药技术培训指导,特别是加强果菜茶优势产区、技术薄弱区、贫困地区经营主体的培训指导和服务工作。加强农药抗性监测治理,推广适时用药、科学选药、交替轮换用药、高效精准施药等科学用药技术,减轻抗性水平,提高防治效果。做好新产品筛选、示范,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高效低风险农药替代高毒高风险农药。规范农药使用行为,强化农药安全间隔期监督指导,提升安全用药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