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学报

植物保护专业生物农药课程特点与教学模式探索

 

《生物农药》课程介绍了生物农药的定义与分类、研究历史、国内外研究开发、生产和应用概况、发展前景、存在问题及相应对策等,并重点讲解了各类生物农药(包括植物性农药、真菌源农药、细菌源农药和病毒源农药等)的作用机制、作用方式、作用特点、使用方法、防治对象和优缺点以及目前国内外转基因植物开发研究和应用情况等[1]。《生物农药》是植物保护、农药技术及相关专业本科生拓宽专业知识面的主要课程。目前,大部分农林院校的植物保护及相关专业都开设有《农药学》或《植物化学保护》课程,然而生物农药一般只作为其中一部分进行讲授,不系统或深入[2]。因此,为了全面而深入讲授该课程,信阳农林学院特将徐汉虹主编的《生物农药》设置为植物保护专业学生的限选课或任选课,课程总学时26学时,每周1次课2学时。该课程以前续课程《普通植物病理学》《普通昆虫学》《杂草学》《农业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植物化学保护》等专业核心课为基础,是对各课程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生物农药的主要种类、防治对象与方法,认识生物农药在无公害食品以及绿色食品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其研究进展和目前发展趋势。为提高植物保护专业《生物农药》课程的教学效果,笔者针对该课程的特点和信阳农林学院植物保护专业开设现状,对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

1课程开设现状

《生物农药》是信阳农林学院植物保护专业学生的限选课,在大学四年级上学期开设。由于受到考研和就业方向分流的影响,大部分大四学生对本学期课程(包括该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听课注意力不集中。部分意向考研学生不参与课堂教学,私下复习考研内容;部分意向就业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该现象严重挫伤了任课教师备课和讲课的积极性,从而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加之教师采用PPT课件进行常规理论授课无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鉴于此,在既定培养方案情况下,亟待任课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主动性。

2教学模式探索

2.1实施方案

授课方式由原来以任课教师为主的PPT课件常规理论授课,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角色体验式教学。选择《生物农药》课程的植物性农药、微生物源农药和转基因植物3个重点章节的20个知识点,作为学生角色体验式教学的备选题目(表1),安排学生从所选题目中涵盖生物农药的作用机制、作用方式、作用特点、使用方法、防治对象和优缺点以及国内外研究进展等方面查询资料和制作PPT。

具体实施方案:任课教师课前发布任务,提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植物保护本科专业1个班的20名学生分为10组,2人1组,每组分别选题2个,先依次进行选题一的比赛。在总结学生选题一课件和角色体验授课表现优缺点的基础上,再进行选题二的比赛。原则上,每组按照学生的喜爱和能力进行自由分工:1人负责文献资料收集和制作PPT课件,1人负责角色体验教学(讲解体验时间15 min)。整个过程不但强调团队分工合作,而且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3个紧密连接的环节:课前学生查阅文献,完成资料的收集与PPT制作;课中进行角色体验教学及评分和集体讨论;课后安排学生根据课中发现的问题,修改与完善PPT。

表1资料收集与PPT制作的选题分组选题一选题二1印楝素绿僵菌2鱼藤酮白僵菌3烟碱虫霉和蜡蚧霉4苦皮藤素拟青霉5苦参碱木霉和盾壳霉6藜芦碱苏云金芽孢杆菌7除虫菊素核型多角体病毒8茶皂素质型多角体病毒9辣椒素颗粒体病毒10番荔枝内酯转基因植物

2.2评分标准

为了客观、公平合理的评价学生在资料收集、课件制作和演讲一系列环节中的具体表现,特制定具体的评分标准(表2),从开场介绍及综合印象、演讲内容、演讲技巧和PPT设计与制作技术4个方面综合评价每组学生的表现。每组组长对照评分要素和评分标准,给参与角色体验的每组学生打分,取其平均值作为该组角色体验学生的具体得分。

表2学生资料收集PPT制作与演讲评分标准项目 分值评分要素 评分标准 开场介绍综合印象15形象风度,组员分工,主题站姿端正,开场介绍具有吸引力;神情自信、自介绍,时间控制然;包括组员及分工介绍和主题介绍;时间控制得当演讲内容50演讲纲要,内容衔接,专业内容条理清晰,结构合理;各部分内容要有逻呈现,创新思考,总结发言辑衔接;正确使用专业术语;资料全面,涵盖研究进展;紧扣主题,总结简明扼要演讲技巧20语音,目光,表情,动作语言规范,发音标准,吐字清晰,声音洪亮,语速适当;精神饱满,跟观众有目光交流,动作大方简洁PPT设计与制作技术15排版,文字,演示模版设计优美,色彩搭配合理美观;文字清晰,字体大小设计恰当;合理运用图片、视频等;演示流畅总分100

上一篇:华北农学报年征订启事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