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学报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赣剧创新性保护分析

 

2011 年5 月,中国文化部将江西省赣剧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赣剧作为江西省本土戏剧,有着五百多年的历史,它在传承过程中吸收了多种声腔,对全国其他地区的剧种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之后,赣剧表演艺术家执意进行改革,从而收集整理了许多优秀的传统剧目,创造了不少的革命戏剧,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的高度称赞,赣剧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中国戏剧发展史上,赣剧有过辉煌的一刻,其经典曲目《还魂记》在中国戏剧史上创造了辉煌的成就。20 世纪50 年代前后,领导人毛泽东以“美、秀、娇、甜”赞扬了由潘凤霞主演的《还魂记》。《还魂记》改编自汤显祖的《牡丹亭》(1598)。江西作为汤显祖的故乡,曾为纪念汤显祖逝世366 周年,举办了是“临川四梦”的大型戏剧纪念表演,这是赣剧艺术实践的开创性工作,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0世纪90 年代初,赣剧首次出境,唱彻香港,进而出国到新加坡,不仅获得“梅花奖”,还获得了首届“文化新剧目大奖”金奖。香港同胞反应热烈,各界专家广泛赞誉,赣剧一时间走出中国,走向世界,明显振兴。直到2011 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开始提出国家文化建设的口号,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赣剧艺术的保护与推广,对保护、建设江西传统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下赣剧的人才培养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以及创新,离不开人才的培养。教育可以唤起公众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从而让他们充分认识并且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明确教育在文化传承过程中的重要性,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保护提供充足的资源,创造更为良好的群众基础。对于赣剧艺术人才的培养以及教育,对赣剧的创新性保护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从以往的发展实践来看,江西省的赣剧学院总是以口传心授和专业能力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并没有将赣剧真正纳入相应的教育体系当中[1]。之前的教育模式显然不能够推动相关文化以及产业的发展,不利于培养更优秀的赣剧艺术人才。所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性保护的特殊要求下,可以从赣剧艺术人才的培养入手,为赣剧的创新性保护制定更加多元的模式。

(一)教育机制革新

对于教育培养机制的革新,首先应该建设较为完善的赣剧艺术培养体系,从而形成小中高以及大学的完善、规范的教育机制。根据不同的教育阶段,设置相应的赣剧课程,从而完成对赣剧内容、知识的推广,进而选拔赣剧爱好者,为之后的人才培养做好铺垫。目前,江西当地开始通过设置相应的赣剧课程,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这一举措在全球许多国家已经开始实施。到2011 年,江西南昌开始推动赣剧人才的培育计划,倡导将赣剧纳入中小学教育课本当中,目的就是在中小学教育中让赣剧教育深入人心[2]。

(二)培养多元化人才

当前我们需要更加多元化的赣剧艺术人才,需要他们在创作、表演以及传承方面都有较为突出的表现,只有如此,他们才能够胜任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但是,传统的赣剧艺术只侧重表演及创作,不具备文化传承的意识,这对赣剧艺术人才的培养极为不利。所以,我们应该对赣剧艺术教育以及人才的培养寻找更加多元化的方式,以适应新时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要求。

(三)教育模式创新化

传统赣剧人才的培养模式较为单一,通常依靠专业的教育机构开展,并且涉及的知识范围相对狭窄,极不利于赣剧艺术的发展与传承。所以,可以在教育模式上打破常规,主张通过当地学校开展赣剧艺术的教育,从而让专业教育与文化教育有机结合,为赣剧的创新性保护提供更多的可能[3]。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赣剧创新性保护路径

(一)专业与艺术教育相结合

专业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赣剧的创作以及表演能力、表演技巧等,具有一定的限制,缺乏对于专业人才培养的系统机制,这种教育模式显然不适应新时期全面提升人才素质的教育理念。所以需要将文化教育与专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结合,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们的文化涵养以及人格魅力。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赣剧人才的培养应该注重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从舞台的表演经验开始总结,将表演、戏剧与理论学习进行有机结合。这是一个从实践到理论,后又反馈到实践当中不断提升的过程,而艺术培养最好的方式就是如此[4]。

上一篇:工厂供电系统过电压保护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