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学报

解析城市园林设计中的植物保护问题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人们越来越追求舒适、优美的居住环境,使得城市园林设计应用越来越广泛。城市园林设计既要体现植物的自然美,又要体现出设计的艺术美,利用植物保护原理和技术及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规律,将植物按空间、种类、习性、搭配等原则进行设计和规划,使各种植物之间形成自然平衡。在保护植物的同时,实现园林设计的艺术美,给人们提供一个祥和、自然、舒适、清新的居住环境。

1 城市园林设计中植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

1.1 有利于各种植物的合理布局

植物保护原理及技术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一方面可以根据植物间的相互作用,合理搭配和设置空间层次,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实现植物科学布局,从而体现出自然美和艺术美;另一方面运用植物保护技术后,显现出小区的生态效益,整体自然性与城市建筑合理搭配,小区资源结构得到科学调整,小区内自然风光得以实现,给业主们提供一个和谐、清晰、静谧的居住环境。

1.2 有利于提升园林设计者工作水平

城市建筑设计中进行园林设计,首先需要掌握植物保护知识、原理和技术,才能做到科学布局、合理设计。因此,需要提前学习植物保护知识,了解植物与虫害之间的自然关系、天敌与植物间的关系及植物颜色、四季特征等,在设计中弥补缺点,园林设计的质量、艺术性均符合城市建筑。在这一过程中,设计人员的综合素养无形中得到提升。

2 城市园林植物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2.1 外来品种使用不够严谨

城市园林设计中,需要突出植物的新奇特性,使园林设计更具有吸引力。但在设计中,由于对植物资源的特性和相互之间的作用了解不足,造成新品种的引进存在问题,导致园林设计达不到预期目标。

在引进新品种时,新品种的适应性,虫害防控措施,与原有品种的搭配空间设计等考虑不周,就会出现植物发育不良、虫害严重,或是引入新病虫害,给原有植物造成伤害。甚至有的园林设计将野生植物纳入引种之列,使得植物枯萎现象严重,经费浪费,更重要的是无法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甚至是反向作用。

2.2 植物搭配方式不科学

树种搭配是园林设计中常用的方法,但由于受气候、地域限制,对树种的生长特性缺乏具体的了解,将不同树种配置到园林设计中,常因植物专业知识的不足,使得树种生长之间发生矛盾。如栾树与木槿混种,会给蚜虫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导致虫害发生,影响树种发育的同时,使得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影响人们休息、娱乐的心情。再如,玉兰适合在干旱的环境中生长,在低洼地带无法正常发育,影响园林景观的艺术美和自然美。

2.3 过度使用单一品种

园林设计依靠植物进行美化,为了做好植物保护,选择单一的植物可以降低较多的植物保护和设计风险。但是,这种单一的植物布局,很难形成高雅的园林环境,这与城市园林设计创新思维相悖,使得园林设计与植物保护出现矛盾。为了增加植物的丰富性,无视植物保护规律,导致植物衰败、失活,或是引发大规模虫害、病害,使得经济、植物资源大量浪费。

3 城市园林设计中的植物保护对策

3.1 结合自然规律和城市特色

园林设计要根据本地的自然条件和植物的生长特征进行植物搭配,使得空间层次分明、错落有致。为达到这一目的,植物种类、数量、颜色、造形等的选择、搭配十分重要。首先,以自然规律为原则,保证植物在种植后能够自然生长发育,能够起到较好的生态恢复作用。其次,植物配置还要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性,达到令人眼明、心宽、耳聪的精神作用。最后,植物搭配还要符合城市发展,契合建筑特征,不挡光、吸噪声、除灰尘,使城市环境更加清洁。

3.2 科学控制种植密度

园林设计中,植物种类和数量均较多,栽培过密就会产生拥挤争养问题,从而导致生长不良,病虫害较多,因此,要严格控制栽培密度,才能科学保护植物。一般而言,同种植物或同类植物密度过大,病虫害发生几率就会迅速增大。因此,在园林设计中,植物要科学搭配,适当降低密度,栽种间距要均匀。同类植物间距最好在50cm以上,避免过密为病虫提供保护伞,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只有严格管理植物栽培密度,才能既实现植物保护的目的,又能实现园林设计的观赏性。